關於青春

 

陳錦如心理師

 

If you don’t know where you’re going , just go ~~ 愛麗絲夢遊仙境對白

 

        韓國首爾大學金蘭都教授在”疼痛,才叫青春”這本書中提到:「如果把八十年的人生用一天二十四小時來區分時段,你知道自己現在的人生是在幾點嗎?」如果算得沒錯,20歲左右的人生,大概是早上六點鐘,天剛亮或未亮之際,有些人甚至還沒起床……第一次聽到這樣的比喻覺得很有趣,也很有感覺-原來,大學階段對人生而言,懵懵懂懂不是沒有道理的,畢竟剛起床的人通常還沒有太多想法-除非我們已經在前一天做好準備。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現在的你或許才剛要從睡夢中醒來,而你正在用什麼樣的狀態迎接一天的開始-充滿活力或提不起勁?立即起身或賴床?或接下來你準備迎接怎麼樣的一天呢?可能這樣的問題太難想像,嘗試先回顧一下我們平日的生活:有時,我們特意起了大早,為了趕赴考試或約會,甚至只是不想浪費清晨的大好時光;有時,我們因為前天晚上歡樂或疲累的行程,弄得日上三竿還爬不起來。其實早有人說過:每一天就是每個人一生的縮影,但就像金教授所言: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決定與改變之後的人生。

        突然回想起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中,沈佳宜和柯景騰一行人坐在防波堤上談論未來的情景,還有大學聯考成績公布時,沈佳宜向柯騰哭訴的那個夜晚,青春歲月裡似乎也曾經歷這些片段:以為讀書這件事就是生命的全部,除了好成績,沒有嚮往或夢想,或其他肯定自己的方式;一旦考得不好,就失去一切。如果再碰到被喜歡的人拒絕或討厭,世界就變得無所眷戀。剛好在金教授的書裡找到許多可以解惑的事理與體會,像關於愛情的部分就有:愛應該是讓彼此趨於完整的一段關係。就像是一面鏡子,透過對方呈現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如果你們的愛陷入「為了鞏固關係的行為」,反而自我退化,那就不能算是愛了。充其量,只能說是投射在對方身上的扭曲「自戀」。沒有錯,很多時候,我們宣稱愛著對方,其實你真正愛的是「以浪漫的情感愛戀某個人的自己」。

        而對於學習,一段小結似乎也提醒我們避免陷入視考試為唯一出路的泥沼:決定準備任何的考試之前,都要慎重的考慮。不管是多麼理直氣壯的茫然感,也不足以作為讓珍貴如寶石的青春流於鬆懈與怠惰。同樣的,沒有熱切的檢視過自身的可能性,就急欲投入準備考試,這是對自己潛能不負責任的幼稚行徑。

        而在書裡最有感觸的另一個部分是金教授寫給重考學生的一封信,其中他提到了兩個我們可能常對自己或別人說的主題:希望能不辜負身邊的人以及自己的期許,還有做好自我管理。而這樣的期待或目標不只重考生有,其實這是每個人生的重點:我們都在承受周遭人們以及自我的期待與責任,以及建立起有助於實踐期待和責任的自我管理能力,希望透過忍受當下壓力、培養耐力而換得幸福的未來。但或許在追求理想之前,你已經乘載了過多的包袱,可能是父母的期許、就學貸款的壓力或其他,期待我們可以用正向的態度來面對自己在心靈或經濟上的貧乏,並將磨練當作是一股激發自己向上的動力,而不會為了趕緊解脫而做出違反法律或倫理道德造成遺憾一輩子的事-畢竟生命中發生的每件事,包括我們身上有的特質,不論好壞,都有其存在的意義;而且就像另一本書的書名”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點滴的努力或積累,都會在適當的時候呈現完整的結果。

        最近商業週刊有一個新的專欄叫做”寫給17歲自己的信”, 每次閱讀他人的分享,也會不經意的想:現在的我會想寫些什麼內容給17歲的自己?在最近接觸的這些書與電影裡,找到許多提醒,或許沒機會一一羅列,邀請你有機會也去看看,相信每個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需要的解答或方向,但先把這篇近期的閱聽心得送給我的青春,也送給你……

    青春原本就是疼痛的,

    你不必徬徨,你只要平靜的讓成長的心酸流進桶子裡。

    然後,

    把那些傷心難過當作是養分,培養日後更好的自己。~~金蘭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