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了癮

賴宜茹心理師

 

書名:愛,上了癮-撫平因愛受傷的心靈

出版社:心靈工坊

作者:伊東明

出版日期:2003年

 

『有一種毒藥,名叫愛情,剛開始感到快樂,到後來會腐蝕人的身體及心靈』~~愛,上了癮

 

        感情,自古以來就是讓人渴望追尋。許許多多的人,在追尋真愛的過程中受傷,甚至迷失了自己…;有時,對另一半無心的忽略、莫名的猜忌、不體貼、與週遭異性關係曖昧不明…等狀況,常讓雙方陷入難過不已的情形,彼此卻又以為心中仍一直保留著交往初期的甜蜜回憶,造成分分合合糾葛的矛盾關係。

        「愛」,其實有很多種樣貌:有甜蜜的、幸福的、快樂的,也有傷心難過的、失望的,甚至痛苦的;當一段愛情在彼此心中已經產生了負面的極端感覺及情緒-認為愛是很痛苦時,那這有可能就是一種扭曲的愛。

        因緣際會拜讀了這本『愛,上了癮』,書中談到扭曲的愛有幾點特徵:1.當愛等於痛苦的時候、2.陷入分手與不分手的泥沼中,趨避衝突的概念、3.認知系統發生扭曲,默默承受,相信這些虐待終有一天會結束、4.帶有強迫性行為,生活作息都被這些事包圍,亂了步調、5.不停的在原地打轉,不斷重複固定的模式、6.挑戰外面的世界,戴著面具和周邊的人相處。這些特徵無疑地剖析出在戀愛世界中各種最現實的面向。

        此外,除了書中除了談到扭曲的愛所呈現的特徵外,也描述了愛情上癮症分有四大類型,第一種是共依存(無法從苦戀中脫身的人)、第二種是逃避依存(這類型是害怕幸福的人)、第三種是關係上癮(迷戀在激情遊戲的人)、第四種是性上癮(這類型的人只能藉著性愛撫慰內心痛苦)。

        就共依存者的特徵來分析,往往呈現出的情況是:1.需要感受到自己被需要、2.想當救贖者、3.無法棄之於不顧、4.常把自己的問題擺在最後、5.無法看清事實。而共依存者的心理防衛機轉常是否認痛苦的存在(否定)、找藉口隱藏事實(合理化)及脫離現實的期待。

        而逃避依存者的類型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1.經常想支配對方,稱之為獨裁者、2.利用罪惡感來控制對方,稱之為榨取者,其常以愛之名行威脅之實、3.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想法,稱之為自戀者、4.愛到深處想分手,稱之為逃脫者,其過度渴求自由及厭惡束縛。

        浪漫上癮者不會追求平凡的感情,也無法從中得到滿足,將原本只屬於愛情裡『附加價值』的刺激和興奮感當成戀愛的終極目標,並活在自己所建構的幻想中,不是在跟真實的對方談戀愛,而是愛上自己所想像的對方。而書中亦提到這些上癮者與一般談戀愛的差別在於:對於眼前所接受現實的程度,浪漫上癮者很難去修正自己的想像,他們會扭曲現實以配合自己的幻想世界。

         性上癮者則是無法自我控制、強迫性的沉溺在發生性關係上;事實上,這些行為的背後不只是基於對性的需求,而是透過性行為來獲得某些情感上的需求和逃避,只是當事人並不知道自己背後真正的動機。

        書中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愛情並非全然是命運或偶然的契機所形成,而是來自於家庭中的親子關係或過去經驗的累積所造成的心理投射,進而影響了每個人往後的戀愛模式進而發展成你的獨特風格』。

        常聽別人提到:你只要到對方家裡看看他的父母,就可以知道你的另一半為何會是這樣,不是極相似,就是反差很大,可見家庭因素除了影響一個人的人格,對其感情觀也有很大的影響。

        過去曾聽到許多朋友的分享,在愛的關係裡感覺到痛苦,在我們看來是很不能認同或理解的愛情,痛苦為何不分手?都已經被對方暴力相對,為何還不離開?明知對方有家世,在這段被週遭親友都極度反對的愛情中,卻還是願意屈就在這樣見不得光的關係?對方不斷出軌,卻還願意相信他甜言蜜語的謊言,深信心中的他仍是愛著自己?

        在真實的感情生活之中,有很多很多無法被理解的「為什麼」;其實,這往往都是愛情上癮症的面貌;透過閱讀這本書籍,可以了解許多兩性關係背後複雜的心理機制。而書中探討了四類愛情上癮症的深層心理作用、透過許多案例分享,分析行為背後的複雜因子…等,在書的尾聲也分享十個從愛情上癮症中康復的步驟。

        有時候我們也會想賴著對方,有時也不想太黏、有時也想浪漫一下、有時候也想享受性愛的歡愉,這些行為都是人之常情;然而,和上癮症最大的差別是在於『程度』,當很多時候情緒是無法自我控制時,便要覺察內在的深層心理機制。如果對這樣的主題有興趣者,這是一本兼具知性及感性、值得品嘗的讀物,值得推薦給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