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管理-同理心的妙處

劉懿慧心理師

 

        精神分析大師佛洛伊德曾觀察說:「人守不住任何秘密。如果他們的雙唇沉默不語,他們的指尖就作熱烈的閒談;背叛的力量從任何孔道找到自己的出路。」這似乎在告訴我們說:我們人類很少只用語言說出自己的真正感覺;而且我們會透過利用聲調、臉部表情或其他非語言方式(如肢體語言等)來表達我們的感覺。事實上,據統計用嘴巴說出的語言內容,可能只佔我們想要表達的整體訊息的百分之七而已,而情緒與聲調卻佔了百分之四十八,肢體也佔了百分之四十五。這樣的數據是不是讓我們嚇了一跳呢?這並不是說,語言文字的不重要性,相反的,這說明在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同時,還有其他重要的因素在影響著。

        我們很少只用語言來表達意思,而這種不必只透過言語而能察覺別人的感受,正是所謂同理心的精髓。常常聽到要有同理心,同理是要能設身處地感受到他人的感覺、情緒與想法。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在碰到人際關係及溝通的問題上,通常跟當事人是否能自我察覺、自我控制、和是否有敏銳的同理心,有很大的關係。

        同理心可說是社交雷達。以最低標準而言,同理心要求能夠瞭解別人的情緒;以高標準而言,它察覺別人未說出的顧慮和情感並作出反應。而最高境界的同理心表現是瞭解他人情緒背後的真正原因。缺乏同理心訓練及敏銳性,很容易變成「情緒聾子」也就是對於他人情緒聽而不聞,因此常有誤解或不良的互動產生。另外,也常有人誤以為對他人的同理心便是表示同意對方。瞭解他人的立場或看法,知道他們為什麼有這種情緒,並不表示我們一定接受它,或並不表示放棄自己的想法。因為同理心並不等同於濫情的同情,所以同理他人並不是高人一等地同情他人,反而是感同身受地瞭解他人的心路歷程。

        不過,只擁有潛在的同理心還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有付諸行動的關心。同理心就像是情緒的導引系統,協助我們在人與人的關係上可以有更深一層的互動。而採取關懷的行動更可以增進關係的深度。找個時間,靜靜思索該如何將同理心運用在我們的生活上吧!